微信可以关闭朋友圈吗,微信朋友圈关闭方法?

微信可以关闭朋友圈吗,微信朋友圈关闭方法?

老婆饼里没老婆,朋友圈里还有朋友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最近,小红书上关于“关闭朋友圈两年的变化”成为了热门话题,而之前微博上也有类似的话题登上了热搜榜。

这些话题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交媒体的关注和思考。关闭朋友圈两年后再次打开,人们发现自己的朋友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人的朋友圈变得更加精彩,充满了各种活动和照片;而有些人的朋友圈却变得冷清,几乎没有什么动态。

这种变化引发了人们对于社交关系的思考。有人认为,关闭朋友圈后,人们更加注重真实的社交,与朋友面对面的交流变得更加重要。而有人则认为,关闭朋友圈后,人们的社交圈子变得更小,与朋友的联系减少了。

无论是哪种观点,都反映了人们对于真实社交的渴望。在虚拟社交的时代,我们也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真正的朋友是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的。关闭朋友圈可能是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社交方式的机会,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关注真实的人际关系。

根据腾讯公司公布的财报数据,截至今年6月30日,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已经达到13.27亿。与此同时,在腾讯公司发布的2022财年财报中指出,朋友圈的使用时长同比基本保持稳定。

尽管仍然是最受欢迎的社交应用程序之一,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离开朋友圈。根据2016年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64.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会关闭朋友圈。然而,今年在微博上引起热议后,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项调查显示,57.2%的人很少或不再发朋友圈。

朋友圈态度的改变背后往往有一些原因。可能是个人经历了一些改变,或者是与朋友圈中的人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件。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个人对朋友圈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例如,一个人可能曾经非常活跃于朋友圈,喜欢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和感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可能发现朋友圈上的一些人对他的言论和分享持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是负面的评论。这可能让他感到受伤或不舒服,逐渐减少了在朋友圈上的活跃度。

另外,个人的生活经历也可能导致对朋友圈态度的改变。比如,一个人可能曾经非常开心地分享自己的旅行照片和经历,但是后来可能经历了一些困难或挫折,使他不再有心情分享自己的生活。这种情况下,他可能会选择保持低调,不再频繁地在朋友圈上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总之,朋友圈态度的改变背后往往有一些个人经历或与朋友圈中的人发生的事件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个人对朋友圈的态度发生转变,选择保持低调或减少在朋友圈上的活跃度。

朋友圈变工作圈

石先生每周都会按时更新一条朋友圈,但内容却显得有些单调乏味。他负责企业动态文宣,主要是为了微信公众号提供更新的内容。起初,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在为公众号做贡献,但他们所发布的内容都是关于自己工作的,缺乏吸引力,很少有人关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石先生决定将内容精简为会议记录和领导讲话,但这样一来,更加缺乏吸引力,几乎没有人愿意阅读了。

点击这些链接后,通常只有几十人阅读。石先生被选中负责这项工作,是因为他风趣幽默、口才了得。他坦言在朋友圈里就是个“无情的转发机器”,他笑着说:“这是我的工作范围,如果我自己都不转发,那怎么行呢?”

随着微信取代短信和电话成为主流的即时通讯工具,许多人开始感受到朋友圈的变化。他们纷纷表示,“朋友圈已不再是真正的朋友圈了。”“无论是微商卖家还是新认识的客户,见面后都会首先要求加微信,连电话都不再留下。”邓蓉是一家金融机构的员工,她说面对朋友圈中的众多工作联系人甚至陌生人,她无法真正敞开心扉讲述自己想要说的事情,“转发工作信息成为了最安全的选择。”在小红书上,有人说“35岁以后就不要发朋友圈了”,还有人认为“不发朋友圈是成熟的标志”。

“我们的朋友圈就像是我们的工作场所。”艾德是一位曾在多家品牌从事销售工作的人,他坦言,正是因为腾讯财报所言“朋友圈使用时长同比大致稳定”,五六年前,他所在的品牌主要是让销售人员主动加有消费能力的顾客微信,鼓励销售人员“充分运用私域流量”。然而,朋友圈从此成为了主管会查看的区域,就像店面一样,“比如我养了两只猫,经常发一些动态,主管觉得不错,可以吸引客户;但有一次我回老家发了一组破旧的老屋照片,有人建议我删掉,因为‘跟品牌调性不合’。”如今,艾德工作的品牌要求他们用企业微信添加客户,以避免销售人员跳槽带走客户,“这样朋友圈就纯粹是卖货广告,更没有‘人味’了。”

社交裂变的修罗场

由于工作负担的增加,一些人已经不再花时间浏览朋友圈。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项调查显示,有15%的人在朋友圈中宣传自己的工作,但只有不到6.8%的人会转发有趣的文章和资讯。

姜女士曾经对从事艺术推广工作的朋友圈非常感兴趣,因为他总是能够选择有趣的内容,并加上自己独特的观点,让人眼前一亮。然而,自从他考上公务员后,姜女士几乎再也没有看到他在朋友圈发表这样的内容了。偶尔深夜,她还会看到他发一些观点,但第二天早上却发现他已经将这些内容删除了。对此,姜女士感到非常遗憾。

姜女士觉得很多工作内容对她来说毫无意义,更让她难受的是,她看不到朋友圈中那个有个性、有血肉的“人”。她曾经很喜欢看朋友圈中的内容,因为朋友总是像编辑一样为大家选择有趣的内容,并加上自己的观点,往往一针见血。然而,自从朋友考上公务员后,几乎再也没有看到他在朋友圈发表这样的内容了。偶尔深夜,她还会看到他发一些观点,但第二天早上却发现他已经将这些内容删除了。对此,姜女士感到非常遗憾。

石先生非常善于理解他人的行为,他说:“你根本不知道你的朋友圈里有什么人。”尽管微信的朋友圈功能提供了分组、屏蔽和限时可见等选项,但有时这些功能反而会带来更多尴尬的情况。石先生的一个同事曾经使用分组功能,在朋友圈里抱怨合作方的工作安排不合理、效率低下。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合作方当天找到了石先生,表示他们“不满意可以当面交流”。石先生经过一番安抚和打听,才得知同事的朋友圈被截屏并传给了合作方。“在现实生活中,我还可以提醒大家不要传话,但在朋友圈里,联系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只能说‘朋友圈里并不全是朋友’。”

根据这项调查,尽管约20%的人仍然习惯在朋友圈分享个人生活,但许多人对于社交规则的感受却不尽相同。在昨天的热门话题中,有人抱怨朋友的“跳赞”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伤害。一位网友编辑了自己的旅行照片并发布在朋友圈,但却发现与自己有着深厚交情的老同学却赞了其他人发布的同样内容,而跳过了自己的朋友圈。

有人不喜欢被“跳赞”,就有人讨厌“连赞”。有网友抱怨自己刚发朋友圈,往往有一类人会立即点赞,这些点赞者几乎会把朋友圈所有人发的内容都赞一遍。“我精心编辑的内容,希望得到共鸣、讨论甚至是反对。这种看也不看每个人都赞一遍的人让我觉得自己很廉价。”

然而,每个人对于朋友圈点赞的态度都不尽相同。有些人喜欢通过点赞来表达对朋友的支持和鼓励,而有些人则更注重内容的质量和深度。对于那些希望得到更多讨论和反馈的人来说,这种“连赞”行为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失望和无趣。

在朋友圈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和表达方式。有时候,我们希望得到的是真实的反馈和建议,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点赞。因此,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感受,不妨在朋友圈中明确表达自己的期望,鼓励朋友们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同时,我们也要理解每个人点赞的动机和意图可能不同。有些人可能只是想表达友好和支持,而并非敷衍或廉价。因此,在对待朋友圈点赞的问题上,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和宽容的心态,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表达方式。

最重要的是,朋友圈是一个展示自己生活和思想的平台,我们应该注重内容的质量和真实性,而不仅仅追求点赞的数量。只有通过真实的交流和讨论,我们才能获得更多有意义的反馈和支持,让朋友圈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社交空间。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和困扰,一些人选择关闭朋友圈,并转向其他社交平台。邓蓉坦率地表示,她会将一部分想要表达的内容发布到小红书上。她选择在其他用户的主题笔记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因为微信好友的数据关联可能会导致她在其他平台上的内容被他们看到。尽管如此,仍然有人会研究她朋友圈空白处的图标,试图确定自己是否被她屏蔽了。

是工具还是目的?

然而,昨天小红书上出现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一条笔记获得了超过6000个赞。在这条笔记中,发文者透露自己关闭朋友圈一年后,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没有了朋友。

这位网友在笔记中提到,尽管他知道大多数人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的都是他们希望别人看到的一面,以获得一种虚幻的满足感,但他仍然受到了这种影响。在备考考研期间,他选择关闭了朋友圈,但在考研失败后重新开启了朋友圈,试图重新联系老朋友,但却发现好像没有朋友了。

最近,刘磊这位影视从业者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包括辞职、创业、再求职以及搬到了另一个城市生活。这些经历让他对生活有了很深的感悟。一年半前,他关闭了自己的朋友圈,相信"作品能说话",然而在再次求职时,他发现与之前认识的很多人疏远了。他意识到,朋友圈并不需要被看得那么复杂,它只是一种获取彼此信息的渠道。即使只是点赞之交,经常"刷脸"也是有用的。于是,刘磊重新开启了自己的朋友圈,他才知道他的高中同桌去年经历了很多困难,最终有了自己的孩子,而他自己却一无所知。还有一些昔日的伙伴向他介绍了新的工作机会,并给了他联系人的电话,这才让他惊觉到自己已经搬到了上海。

“如果朋友圈只是用来记录生活,为什么不写日记呢?”姜女士仍然会继续更新朋友圈,因为她不仅分享工作上的点滴,还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作为一个社交动物,人们总是需要归属感和认可。”她认为,明白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不需要刻意塑造某种特别的形象,或许会让朋友圈更加理性和轻松。石先生也表示,他将朋友圈视为与朋友互动的渠道,而不是一个目的。“当我有负面情绪时,我会找朋友倾诉;如果我发现朋友在朋友圈中流露出这样的情绪,我也会主动与他们交流。”

在互联网平台研究流量动向的吴先生认为,从博客到朋友圈,人们对社交工具的需求总是从情感逐渐变为工具,“就像如今很多人怀念微博刚兴起时公众人物流露的真性情,如今似乎只剩广告和正确的废话。朋友圈也是这样,当流量足够庞大后,显得‘无趣’却‘必要’。未来会产生怎样的社交工具,拭目以待。”

栏目主编:施晨露 题图来源:新华社(图片来源已确认)

来源:作者:简工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ihuoo.com/29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