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我们分享了商战四种类型的进攻战,进攻战适合行业中排行第二或第三公司去抢老大的市场,也讲到了具体怎么打,假如你正在经营一家中小企业,继续找到突破口,来扩大市场份额,或许商战的第三种类型的侧翼战能解决你的问题。侧翼战就是奇袭战术,发动一场小规模的战役,去侵占领导者的一小块市场,所以侧翼战比较适合行业里排名靠后的一些企业。侧翼战也有三原则。
第一原则:最佳的侧翼战是在无争地带展开。直白地讲,就是一个新字。要么有新产品,要么有新服务,要么有新品类。当然,不一定非得是现有产品的一种新产品,但必须得有创新因子,你得让潜在客户感觉到真的不一样。侧翼战能否成功,取决于你开创并维持一个全新品类的能力。
第二原则:战术奇袭是作战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侧翼战的本质就是突然袭击,评判侧翼战是否成功,就得看奇袭的程度,越是出其不意,领导者做出的反应和防御的时间也就越长。当年苹果ipod发布的时候,就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这句话震惊了全球。可在此之前,这个小玩意长的什么样?有什么功能?除了研发团队,其他任何人都不知道,保密工作做得相当好。
第三原则:奇袭成功了要乘胜追击。追击与进攻同等重要,要在初见成效的时候扩大战果。ipod成功上市之后,又相继推出了iphone、ipad,现在苹果已经是一个代表性的符号。要注意在领导者给出反应,市场其他产品跟风前,调动你所有的资源,迅速让产品腾飞。
侧翼战又有几个分类:
一是低价位侧翼战。1975年,一家名为赛文的公司,凭借日本理光小型廉价复印机打的施乐公司措手不及。赛文很快在广告中追击宣传,他们在美国销售复印机的数量超过了施乐和IBM的总和。
二是高位价侧翼战。哈根达斯冰淇淋、绝对伏特加、奔驰这些都是典范。潜在客户认为一分价钱一分货,价高质优。
三是以产品尺寸大小为切入点的侧翼战。大众的甲壳虫以小为特点,向通用公司的大发起进攻。当时占美国进口汽车市场份额的67%。
四是渠道侧翼战、特性侧翼战、低热量侧翼战都是找准一个引爆点,瓜分市场。
打侧翼战得要有有独到的眼光和先见之明,还要有胆量去发动战争。你要创造一个新的品类,去一个还没有成熟的市场,打开一个新局面。那么没有市场怎么办呢?从你的竞争对手那里抢过来。
以上就是侧翼战的打法,用创新思维突出重围,打出一片新天地,规模更小一些的企业,想找一个更细分的领域来生存,你得会打游击战。下一节我们将分享游击战,敬请期待下文解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ihuoo.com/17631.html